最新全国茶楼app_51龙凤茶楼论坛网_夜猫子ymz品茶

0

所在的位置:东莞市技师学院  >  新闻资讯  >  媒体关注

新华社、德国《商报》等媒体联袂来院调研

部门:国际交流合作处     撰稿人:对外交流中心     发布日期:2018-05-31

5月29日,由德国《商报》驻中国首席代表弗朗克·泽林(Frank Sieren)、新华社新闻信息中心涉外拓展部主任孙镜等组成的调研组在东莞市委宣传部有关人员及东莞市人力资源局副局长赵毅等陪同下莅临学院调研。

调研组成员实地参观了交通运输学院理实一体化课室、bbw学习型工厂、工业4.0学习型工厂等教学场地,听取了学院办学情况介绍,并和学院校企合作企业代表、中德班毕业生代表等进行了交流。

 

image001.jpg

 

image003.jpg

 

image005.jpg

调研中,德国《商报》驻中国首席代表弗朗克·泽林(Frank Sieren)对学院引进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很感兴趣,于是问道:“中国和德国的教育培训有哪些区别?”“因为中德职业教育的体制有较大区别,所以问题提出的两个方面无法进行直接比较。不谈Miele或西门子等德国知名大公司的学生,现有德国学生的知识比中国青年的教育水平差。东莞市技师学院的中德合作已经实现本土化,拥有专业的教师团队和专业翻译,学生的学习意愿也很强烈。经过3-4年的学习,很多学生的能力会超过工程师。中国学生比较聪明,比如在数学计算上,德国学生需要使用计算器计算,而中国学生可以很快的心算。有人指出,在德国双元制体系中可以看到很多优点,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也要看到一些新事物和变化。 职业领域的复杂性要求大家必须专注于许多问题,而这些职业的复杂性也有必要修改,比如有些模块的培训是专门针对某个行业需求量身定制的。” 德国bbw职教集团机械制造工程培训师Hans Klahre 如是说。

MIELE公司的代表Feras Rajab表示,“与中国的这些模具专业技工有着很好的合作关系,但仍需要努力解决这些学生的独立性问题,他发现中国的学生在工作上表现都很好,但是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仍有待提高,书本上的知识中国学生都掌握的非常牢固,但如何将其转化为实践还需要一步一步改善。中国学生未来的发展很有空间;中国的发展非常成功。”德国《商报》驻中国首席代表弗朗克·泽林(Frank Sieren)也很认同,他开玩笑说:“中国电动车的发展已经超越德国,比如深圳遍地电动汽车。”

当弗朗克·泽林(Frank Sieren)问及学院首届中德班毕业生代表赖宁为何接受中德合作教育时,赖宁表示:“对于中德合作有着很强的兴趣,有外教上课,这极为少见,可以学到自己感兴趣的新知识;将来可以在很好的企业工作尤其是到外企,薪资待遇优厚。”

 

image007.jpg

 

image009.jpg

东莞市人力资源局副局长赵毅

 

image011.jpg

学院院长刘海光

 

image013.jpg

弗朗克·泽林(Frank Sieren)

 

image015.jpg

MIELE公司代表Feras Rajab

 

 

 

 

image018.jpg

德国bbw职教集团机械制造工程培训师Hans Klahre  

 

image019.jpg

学院首届中德班毕业生代表赖宁

自2013年以来,学院在广东省率先引进德国“双元制”、英国“现代学徒制”等先进国家的职教模式,采用德国职业教育的先进理念、教学标准、教学方法、学习领域、管理方法及考核方法等培养无缝对接企业的高技能人才。目前,共开设中德、中英、中美、中加等国际合作班(含台湾课程班)68个,涵括机电一体化等24个精准对接东莞产业的国际合作专业专业,在校生1853人;还为东莞培育出一批具有国际视野、会通中外的技能人才,为东莞产业升级转型提供了强劲的人才支撑,得到了东莞市委市政府的肯定。同时,学院遵循“校企同生”原则,积极与东莞及周边地区企业合作,建立“学习型工厂”,有序推进智慧校园建设,创新出“技能+学历+国外证书”高技能人才培养、“庆泰式”校企双制培养、企业新型学徒制培养模式、员工技能提升弹性学制培养模式、多专业融合“学业+创业”培养模式等五种职教新模式;并致力德国“双元制”本土化,创立“市场化的导向,国际化的标准,工厂化的教学”办学模式,被人社部原部长尹蔚民赞誉为“中国技工教育的标杆”,成为全国技工院校国际合作办学的典范。